——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
新闻行业垂直网站日前,由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联合编写的《科技助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白皮书》发布《白皮书》预计,基于国际经验,2025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将超过1600亿元,有望超过责任保险,成为财产保险公司前三大险种财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农业保险保费965.18亿元,为1.88亿农户提供风险保障共计4.78万亿元
目前,农业保险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和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防火墙和安全网的作用
推动科技农业保险的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6月以来,广东大部分地区遭受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等灾害,农业损失较大韶关银保监局局长苏华在2022年第二季度广东保险业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截至7月19日,韶关财险机构共接到龙舟水,暹罗巴相关保险报案6370起,报损金额15639.53万元,其中,农业保险损失报案941起,金额3887.94万元,已全部理赔完毕
根据消息显示,最近几年来,科技不断赋能农业保险,确保承保理赔信息真实,准确,可追溯,缓解了过去农业保险理赔效率低,赔付周期长,业务成本高,合规风险大的痛点。
在种植保险领域,由卫星遥感,无人机,手持移动终端组成的天地三位一体农业保险技术,实现了大面积灾害损失的快速查勘和鉴定,提高了农业保险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2020年4月,平安产险在延安投保的苹果遭遇冻害,受灾面积近2万亩该公司利用高精度卫星遥感影像,结合果树的光谱特征和物候特征,准确划分受灾区域,识别不同受损等级的果树,结合网上遥感定损结果,抽样验证遥感定损图,第一时间为农户赔付1230余万元
在水产养殖保险领域,PICC P&C保险,平安产险,AVIC安盟等应用奶牛人脸识别,电子芯片耳标,体重识别等技术,对投保对象进行精准识别,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减少虚假增加投保对象,夸大养殖数量的违法行为。
对于农业农村微观生产经营主体来说,最关心的是有没有合适的,有吸引力的保险产品在气象,价格,产量,遥感等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天气指数保险,溯源保险,价格保险,区域产量保险,收益保险等产品创新层出不穷保险品种不断丰富,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为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了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比如太平财险根据海参的生长环境特点,将气候条件对水产养殖的损害程度指数化,以天气指数保险保障大连本地海参养殖,中原农业保险建立土壤有机质含量指标数据与耕地地力的对应关系,利用耕地地力指标保险助力地储粮,技储粮战略
在业务模式和服务渠道上,保险机构通过网上自助服务农业,实现承保理赔全流程在线处理,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以北京为例,保险公司通过加强技术合作,引入电子保单和远程查勘技术,形成了网上投保,网上理赔,网上宣传,网上增值服务全流程的信息服务闭环,解决了以往养殖保险理赔保险公司存在的养殖户重复提供材料,多次现场签字,纸质保单保管难,查勘难等问题
服务新型农业业态
最近几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体系发生结构性变化,传统农民面临分化转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我国家庭农场超过380万个,平均经营规模134.3亩,全国合法注册的农民合作社有223万个
与传统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生产投入大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国家农业与农村保险研究中心主任杨瑞华表示,这决定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风险保障的需求具有损失风险感知更强,风险保障水平更高,农业风险管理服务需求多样化的特点
特别是龙头企业,其产业链很长,涉及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种植和加工,动物养殖,与其他合作伙伴的合同和合作,仓储,物流运输,销售和促销等,所以对专业农业风险管理服务的需求也是非常多样的大型专业和家庭农场的风险管理需求更加个性化,其特色产品的生产需要个性化的风险管理服务杨锐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周佑君表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新型保险的需求较高,如收益保险,农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土地流转履约保证保险等,对农业保险的保障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此外,保险机构正在探索构建覆盖基本保险,商业保险和财政补贴附加保险的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如积极推进水稻,小麦,玉米全成本保险和收益保险试点,逐步将地方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做法扩大到全国,探索一揽子综合保险,将农机大棚,农房,仓库等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纳入保障范围,创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农产品质量保险。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我国农村也呈现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趋势智慧农业,农村电商,农村综合体等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场景方兴未艾,蕴含并产生新的风险周佑君表示,农业保险也需要适应这一新的发展趋势,拓宽保障范围,扩大保险责任不仅要服务于传统第一产业,还要服务于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杨锐介绍,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扩大了对农业生产要素保险的需求农机,大棚,烘干设备以及农户,公司,合作社的人身意外需要纳入风险保障,农业保险将由小保改为大保此外,要进一步探索家庭农场综合保险,雇主责任综合保险等菜单式综合保险,支持农业全产业链发展
深圳银保监局通过溯源+保险模式,引导保险机构推动新农合经营发展保险公司利用农产品智能质量追溯平台,为特色农产品南山荔枝提供覆盖产业链前,中,后期的农业信息化管理和风险保障体系,为荔枝提供安全追溯码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查询生产批次对应的追溯关键节点数据和保险信息,实现一物一码一保,为消费者筑起食品安全防线
平安产险探索数字化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应用,依托线上销售平台,助力拓宽销售渠道,打造精品农产品品牌截至2022年3月,平安产险已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营销推广农产品336个,带动销售额7588.6万元
农业保险+延伸金融服务
最近几年来,国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大宗农产品的保费补贴力度,农业保险也充分发挥了财政支农的乘数效应。
2007年至2020年,全国各级财政累计投入保费补贴3583亿元,提供农业风险保障22.43万亿元,保费补贴资金放大效应达到62.6倍。
分行业看,种植业保险财政资金杠杆率为21.8倍,养殖业保险财政资金杠杆率为25.9倍,即各级政府每支付1元保费补贴,分别为种植业和养殖业提供21.8元和25.9元的风险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财政救灾资金的不足,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而且,伴随着农业保险的创新和保险业务的多维度发展,农业保险的属性仍在延伸,农业保险+的多元化金融服务发展迅速杨锐表示,‘农业保险+’是农业保险服务在农业发展中衍生出的综合性金融,产业链,价值链服务功能农业保险与信贷,担保,期货等金融工具的融合,推动了农业保险,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期权的跨界发展据周佑君分析,目前农业保险多为政策性,商业性非常有限农业保险加模式的金融联动,可以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的保障规模和运营效率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加强农业信贷风险的市场化分担和补偿,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作用
杨锐认为,农业保险+信贷模式改善了农民的信贷约束,从而鼓励了农村信贷规模的扩大,分散了金融机构的信贷违约风险,实现了贷款机构和保险机构的业务协同和风险共担。
如PICC P&C有限公司江苏省分行与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开展战略合作,针对农业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推出e贷惠农农业保险贷款,平安产险依托农业企业扶贫风控管理平台,制定了无息,免担保的平安扶贫贷款,撬动更多资金助力凉山州油橄榄等产业发展,中华财险在广东肇庆探索生猪抵押+保单+银行信贷的活体抵押贷款模式,并与扶贫贴息贷款等政策挂钩,解决养猪户融资难题,华农保险通辽中心支公司推出水产养殖保险智能管控平台,集保险办理和水产养殖管理两大功能于一体,将生成的水产养殖相关数据和保险信息作为向银行获取授信的依据,帮助解决养殖户融资难题。
此外,保险公司与期货公司联合开发保险+期货产品,既推动了农业保险的创新发展,又以市场化手段补偿了农民因价格波动而遭受的收入损失根据郑商所公布的数据,2021年,郑商所开展了蔗糖,苹果,红枣,花生,棉花5个品种的保险+期货试点21个,覆盖陕西,甘肃,云南等7个省份,投保种植面积110万亩,为8.34万余农户和180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风险保障50.95亿元
‘保险+期货’将小农户聚集成大规模参与者在期货市场交易,缓解了标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提高了期货市场的规模和活跃度,鼓励保险机构供给价格保险,收入保险等高保障产品,有利于提高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可见‘农业保险+’中金融联动模式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业产业的繁荣杨锐说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