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师恩,保质量,建学堂

来源:中国新闻报道作者:王廖发布时间:2021-09-23 17:09   广告

在小时候的日记中,我们经常写下关于老师的故事。老师,是童年众多美好愿望中的一个憧憬,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时候立下不同志向的他们都长大了,从天南海北的地方汇聚在河北廊坊临空经济区这一片土地,建造他们梦开始的地方。他们由孩童变为了青年,纸上的X、Y轴变成了手中的测量尺,老师嘴里的“最差一届”变成可以挑起大梁的建设者,他们的眼神中透露着坚定,手里不断记录着勘测数据,中国二冶廊坊临空经济区的三所学校从他们手中拔地而起,我见证着二冶青年正在用双手建造属于他们的“中国速度”。

追求“幸福” “礼乐和鸣”

白色的施工帽檐下显露着憨憨的笑容,他正在对照着施工现场和同事们探讨着第二小学的图纸,他名字叫渠尧钦,是中国二冶的一名技术员,对比刚毕业的前一年,他对现场的建筑构造已经熟记于心,一眼望去便知道砌砖是否达到标准。在日常工作中深入现场,对施工进度计划中的关键路线、资源配置等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进度偏差,进行趋势预测,及时采取纠正。对于这位“老师傅”的学生时代,他最想感谢的人便是老师,他说:“回忆起当时在学校中,老师的淳淳教诲宛如昨日,但是,却已经回不去啦,我现在在做的事在我看来便是一件伟大的事情,一想到那么多小朋友可以开开心心地在这里上学,老师们可以为他们引路领航,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而他的“幸福”呢?便是建造好第二小学,保证好这所学校工程的安全落地,“保质保量,肩负责任”成为了他对老师的回礼。临空第二小学位于航飞路北侧,讲求“礼乐和鸣”的设计风格,采用集中式设计,强调主轴建筑物体量。这所名叫“幸福”的小学,深藏着一位青年对它无微不至的爱,寄托着他对老师的思念。

探索“答案”  “书数同规”

方方正正的镜框下,他的眼神却异常认真,因为长时间的方案计划,下巴上的胡须使他变成了大叔的模样,他的名字叫王帅旗,是中国二冶的一名技术员,负责一小的施工现场,别看他现在有些许沧桑,但他却是一名刚毕业一年的“小鲜肉”,但对于工程安全,他可一点也不“鲜”,他深知每一道工序都会影响一个工程的安全质量,在每次的技术交底前,他都会再三叮嘱施工人员牢记安全规范,他没有一刻是闲下来的,时刻关心着一小的工程质量。

在今年的项目防治扬尘治理工作中,他身先士卒,深入贯彻落实“防治强化十八条”与“六个百分百”措施守则,认真检查施工现场运送土方、渣土的车辆,要求必须封闭或遮盖严密,严格执行禁止使用未办理相关手续的渣土等运输车辆,严谨落实防止沿路遗撒和随意倾倒的情况,提出了洒水抑尘实行施工现场空气质量检测仪器的覆盖建议,每天到达现场按时按地检测空气中的扬尘变化,力求将防控管理工作做好做实。当我问起他的学生时代时,他停下了手中正在记录数据的笔,回忆道:“在学生时代,老师经常夸奖我做事踏实认真,他们让我保持下去,不要将这份劲丢失了,我可不能让他们失望,我就照做了。”对他而言,“认真踏实,一丝不苟”便是他学生时代回答老师的最后一个问题。这所名叫“答案”的小学,满满蕴含着一位青年对老师感激与怀念,为那段无比珍贵的的时光拼凑上了一段完整的答案。


追溯“青春”  “射御齐优”

“师父,模板支设怎么做呀?师父,混凝土浇注的施工工序是什么呀?”无数个问题在他脑海里盘绕着,他像一个“好奇宝宝”,不断地询问着问题,手中做着笔记。他叫金峰,是中国二冶的一名施工员,负责一中的施工任务。大学刚毕业的他来到这里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从初次离家的不舍,到现在工作的井然有序,他适应着这里的天气与水土,因为太阳的长期暴晒,皮肤也变得有些黝黑,谈及刚结束不久的学生时代,他的脸上泛起了笑容:“从小老师就告诉我们,不懂就要问,不要不懂装懂,现在学会了、做熟了,把问题解决了,才可以在施工中少犯错误,保证工程的安全质量。”老师的话依旧指引着他向前努力着,“多做、多学、多问”这是他进入社会中,老师给他上的第一堂课。

临空第一中学位于纬六路以南,飞兴路以东。追求“射御齐优”的建筑风格,这所名叫“青春”的学校,透露着老师们对一位刚进社会青年的关心与操劳,也是这位青年正在答题纸上实践的考试。书声琅琅的地方,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在廊坊项目部,凝聚智慧的一座座高楼正在拔地而起,中国二冶的青年们正拼搏着、奋斗着,着力打造智慧、安全、绿色、活力校园,为廊坊临空经济区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中国新闻报道

上一篇: 中国二冶沈丘项目部组织开展高空坠物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