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非遗传承:指尖生花团队用数字化技术焕发剪纸艺术新生机

来源:中国新闻报道作者:白乙丙发布时间:2025-02-21 11:48   会员投稿阅读量:17618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间智慧。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剪纸非遗的传承正面临严峻挑战。首先,传承人老龄化。许多剪纸技艺传承人年事已高,而年轻一代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不足,导致传承人断层现象严重。其次,市场化程度低。剪纸作品多以传统题材为主,缺乏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市场需求有限,难以形成产业化发展。最后,传播渠道单一。剪纸艺术的推广主要依赖线下活动,传播范围有限,难以吸引年轻受众。此外,剪纸技艺传承人的生存问题也令人担忧。许多传承人依靠剪纸技艺难以维持生计,导致这一传统艺术面临失传的风险。

在徐州工程学院教授的指导下,一支由大学生组成的“指尖生花”团队,通过数字化技术为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开辟了新路径,为解决剪纸非遗的现状与困境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科技赋能:指尖生花团队的创新实践

面对剪纸非遗的传承困境,徐州工程学院“指尖生花”团队以数字化技术为突破口,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团队通过采集华东地区剪纸纹样元素,并利用矢量化重绘技术,搭建了一个庞大的剪纸元素数据库。这一数据库不仅保留了传统剪纸的艺术精髓,还为剪纸艺术的创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此基础上,团队自主研发了3D参数裂变提取推荐算法,能够在15秒内完成剪纸图案的创新设计。这一技术大大提高了剪纸设计的效率,同时为剪纸艺术注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团队还开发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一键式剪纸纹样生成系统,用户只需输入简单的指令,系统即可自动生成精美的剪纸图案。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指尖生花团队用数字化技术焕发剪纸艺术新生机

技术应用:拓宽剪纸艺术的应用场景

“指尖生花”团队的数字化技术不仅提升了剪纸艺术的生产效率,还为其应用场景的拓展提供了无限可能。通过AIGC系统生成的剪纸图案,可以广泛应用于文创产品、家居装饰、服装设计等领域。例如,团队与多家文创企业合作,将剪纸元素融入文具、饰品、包装设计等产品中,深受市场欢迎。此外,团队还与徐州市云龙区、新沂市等相关非遗文化单位达成合作,通过数字化技术帮助传承人提升剪纸作品的市场竞争力。例如,在地方文化旅游推广中,剪纸艺术被用于设计旅游纪念品,既提升了地方文化形象,也为传承人带来了经济收益。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指尖生花团队用数字化技术焕发剪纸艺术新生机

项目负责人李佩格:用科技守护传统文化

“指尖生花”团队项目负责人李佩格指出:“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技术,为剪纸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的可能性。剪纸艺术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一种可以融入现代生活的艺术形式。我们的目标是用科技守护传统文化,让剪纸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非遗传承不仅仅是保护一门手艺,更是守护一种文化精神。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剪纸艺术。”团队成员夏微怡强调道。团队未来将继续深化技术研发,探索更多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路径。她强调: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指尖生花团队用数字化技术焕发剪纸艺术新生机

多方合作:助力剪纸非遗传承与推广

“指尖生花”团队的创新实践得到了多方支持。除了与文创企业合作外,团队还与地方政府、非遗保护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例如,在新沂市的非遗文化节上,团队展示了数字化剪纸技术的应用成果,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互动。地方政府还计划将团队的数字化技术纳入非遗保护规划,为剪纸艺术的传承与推广提供长期支持。

科技赋能非遗传承:指尖生花团队用数字化技术焕发剪纸艺术新生机

结语

“指尖生花”团队通过数字化技术为剪纸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实践不仅提升了剪纸艺术的应用范围和生产效率,还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推广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在科技与文化的交融中,剪纸艺术这一“指尖上的花朵”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书写了新的篇章。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中国新闻报道

上一篇: 焕电新生团队攻克难关,助力新能源动力电池梯次利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