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系全媒体矩阵 ——
新闻行业垂直网站最近几天,《自然》杂志旗下期刊《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在线发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北京生物医学工程高级创新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双聘教授李晓光团队在修复陈旧性脊髓损伤领域取得的新突破。
脊髓损伤会导致自主运动功能和损伤水平以下的感觉功能永久丧失如何实现脊髓损伤的有效治疗和修复仍然是神经科学领域最棘手的挑战之一李晓光教授的团队利用天然生物材料壳聚糖结合神经营养因子NT—3构建了一种新的生物活性材料2015年至2018年,一系列关于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急性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证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临床上,绝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都是陈旧性脊髓损伤髓鞘和细胞碎片,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瘢痕会形成物理和化学屏障,阻碍受损轴突的再生上述急性脊髓损伤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和结论能否应用于陈旧性脊髓损伤的修复,尚不得而知
为了有效修复陈旧性脊髓损伤,研究团队利用无创扩散张量成像技术监测陈旧性脊髓损伤大鼠病变区域的时空变化然后,根据成像结果引导抽吸囊性组织和修整病变区域的实体疤痕组织,以去除病变核心在此基础上,植入刚性管状生物活性材料支架或凝胶状生物活性材料
通过影像学,病理学,行为学和电生理学的分析,研究小组观察到修剪疤痕的动物具有与之前急性脊髓损伤修复相似的效果两种不同剂型的生物活性材料可以诱导皮质脊髓束的轴突生长和神经功能的稳定恢复相反,在没有修剪疤痕的情况下,仅在抽吸囊性组织后注射生物活性材料不能产生有效的神经再生
本研究结果证明了瘢痕修整在陈旧性脊髓损伤治疗中的重要性,证实了本团队研发的生物活性材料对陈旧性脊髓损伤后组织再生的促进作用,为该材料在亚急性和慢性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后续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